厉害!沈阳农业大学刷新辽宁农业领域技术转让金额最高纪录!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科技成果转化斩获新突破
日前,我校植物保护学院极端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张世宏教授团队完成的一项科技成果,经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牵线搭桥,以1200万元技术交易额转让给辽宁伊品九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是我校建校以来首个单笔交易额超千万元的技术成果,同时也刷新了我省农业领域技术转让金额最高纪录,标志着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跃上新台阶。
2023年2月20日《辽宁日报》02要闻版
《沈阳农大一项科技成果“卖”了1200万元
创我省农业领域技术转让金额新高》
这项技术名为“基于嗜盐曲霉菌系的秸秆腐解与障碍土壤修复技术”,其核心是高效利用嗜性真菌菌系解决普通微生物菌剂抗逆性差、低温启动慢等技术难题,在寒区农业有机废弃物快速腐熟和障碍土壤生物高效修复中具有显著应用潜力。先后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份进行试验示范,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普通微生物在辽宁乃至东北地区的工作效率较低。年平均气温低是主要限制因素,加之沿海地区土壤盐分高,在南方普遍适用的微生物,在北方就‘不爱工作’。”张世宏说,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在未腐熟情况下回田,不仅对作物生长没有好处,还会导致病虫害暴发。因此,适应性强的微生物,特别是嗜盐嗜低温的真菌菌系成为东北寒地农业有机废弃物利用的急需。正是看到了这个痛点,张世宏带领团队致力于嗜盐嗜低温真菌菌系的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同时,此次技术转让,得益于沈阳农大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机制创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转化渠道拓展,研发团队也获得了可观的技术转让收益。
落地后的成果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太解渴了!这技术正好破解了我们企业发展的痛点。”辽宁伊品九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温润涛表示,企业生产微生物肥料和菌剂多年,一直渴望在微生物技术上有所突破,以实现产品品质的跃升。在与沈阳农大合作后,得到学校主管部门和研发团队的大力支持,极大助力了企业产品的全面升级、新产品的研发及企业业务范围的拓展。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机制创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转化渠道拓展,努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2022年组织签订“五技”合同443项,合同金额1.03亿元,创历史新高。
点击关注,了解沈农最新动态
推荐阅读:
图文来自沈农新闻网 辽宁日报
编辑:何睿轩
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中心 制